孙卓姐姐发文,写的真好

大家好,我是亲爱的原型孙海洋的大女儿孙悦,也是近日得以回家的孙卓的亲生姐姐。
弟弟找回是喜出望外的好事,尤其是看到他身体健康、双商在线的样子,我这两天一直掉眼泪。我想就昨天迷惑新闻大赏转载的原发于《时尚先生》
(2019年6月1日)的这篇文章做一些澄清。
我不会说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不会说我的生活是完美的生活,但是如果给我选择的机会,我不会投任何别人家的胎,我会再一次、再一百次选择做我父母的女儿,做我弟弟们的姐姐。我的父母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做得不好的、忽视我的地方,也绝不是因为所谓的重男轻女,而是因为初次为人父母的一点笨拙,因为丢失孩子十四年的失魂落魄。我想问问大家,尤其是看到这条微博的男孩子们,你们的父母在他们作为父母的岗位上难道就没有一点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吗?我的父母也不是神,而是有缺陷的人。我一直认为缺憾是作为人能拥有的很珍贵的东西。我和孙卓一样,是小时候的记忆非常模糊的那种人。这跟智商或者信念其实没什么太大关系,只是出于儿童记忆力、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但是我所记得的一些小事,如果我都详细讲述出来,人们也都会因为我父母对我的爱而感动。如果丢的孩子是我,我的父母一样会日日找、年年找,生命不息,脚步不止,甚至会担心更多东西,因为我是女孩,他们会担心我有更多男孩不容易有的遭遇。我这样说是出于我对父母非常自信的了解。现在看到具有强烈引导性的言辞从我的角度渲染悲惨不公的家庭氛围,看到不知真相的热心网友们在失望甚至转而攻击我的父母,我觉得非常痛心。我不怕网络上陌生人的三言两语,但我怕我的父母看到之后会想,难道是我真的做得这么差劲吗?想到这一点我就无法接受,心如淬火。而我知道我所谓的“隐身”更多是出于父母无条件的爱和保护,他们想把我放在自由的象牙塔里,不愿意让我也加入寻找亲人的苦旅。如果我父母老了找不动了,孙卓还是没有找到的话,我一定会接过这个担子继续去找,可是我扪心自问,我真的做不到他们做过的很多事。他们是我认识的最坚强和勇敢的人。
我的父母很普通,文化水平其实并不是很高,经济能力方面,从前开包子铺的时候比较艰难,现在做别的生意后算是勉强能在深圳的关外站住脚,但是如果要以培养我的标准去培养三个孩子他们还是有不小压力的。我出国留学并不是拿奖学金的,生活费也很高昂,无论在国内国外,我手里从来不缺钱花,我乐意说我是娇生惯养大的(因此我也很心疼我们宝贝孙卓,真的太心疼了,又心疼又欣慰,一说就想哭)我在欧洲到处旅游,在阿尔卑斯山脚滑雪,在冰岛看极光,在伦敦复古集市购物,父母也都支持。如果是重男轻女的父母,女孩子根本不需要有那么多见识,读那么高的学历,培养一个“好嫁”的女孩才是最轻松的。我相信清醒的朋友们,尤其是女孩们都能明白这一点。
弟弟能找回是我二十三年人生中最大最幸运最光明的一件事,非常谢谢无数热心的人们的关心,这件事的风波过去,我们家就会渐渐回归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但是除了我的弟弟,还有更多不知所踪没有找回的孩子,大家可以更多地去关注他们,关注那些被生生割裂还有待复原的家庭。我相信通过警方的不懈努力、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热心人的关注帮助,会有越来越多回家的孩子,越来越多团圆的家庭。归途虽然曲折,前途必然光明。